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详细

中外专家沉浸式体验云南省中医医院骨科技术,为岐黄之术 “竖大拇指”

2025.11.0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日,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一病区的诊疗室里不时传来阵阵赞叹,原来,是一群来自土耳其的医学专家们,以及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 Michael KH Ling、Cheah Pike See 教授,在沉浸式观摩中医骨科特色技术,并亲身“上阵”体验了棍针、火龙罐等特色疗法,在实操互动中深度感受中医的独特魅力,为这场中外医学交流留下了生动的“点赞瞬间”。

图片

亲身体验:棍针火龙罐,让外国专家直呼“神奇”

交流现场,病区医护团队首先展示了棍针与火龙罐两项中医特色技术的临床应用:棍针以精准的力度作用于经络穴位,松解筋肉粘连;火龙罐则融合了艾灸、推拿、刮痧等功效,温热的罐体在肌肤上游走,兼具散寒通痹、行气活血之效。

在了解技术原理后,马来西亚的 Cheah Pike See 教授主动提出体验需求,“可以让我试试吗?”当医护人员手持棍针作用于其背部腧穴时,他随即感受到明显的酸胀感,伴随操作力道的渗入,肩颈的紧绷感逐渐舒缓;而火龙罐温热的触感覆盖腰背时,专家更是露出了放松的神情。体验结束后,他笑着竖起大拇指:“温热又舒适,身体的僵硬感缓解了很多,这是很特别的治疗方式!”

从“旁观者”到“体验者”,中外专家们在亲身感受中,更直观地体会到中医技术“简、便、验、廉”的优势——Cheah Pike See 教授一边揉着放松的肩颈,一边记录:“这种疗法没有创伤,却能快速缓解不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互动交流:手法里的智慧,让岐黄之术越走越远

体验过后,专家们围在诊疗床旁,与医护人员展开细节探讨:从棍针的力度控制、穴位配伍,到火龙罐的温度调节、辨证选穴,每一个操作要点都被反复询问。Michael KH Ling 教授尤其关注中医“整体调理”的思路,他说:“西医更侧重局部治疗,而中医从经络气血入手,这种‘治人而非治病’的理念,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图片

诊疗室里的合影定格了温暖的瞬间:中外专家与医护人员并肩而立,人人都比出“大拇指”。

图片

Cheah Pike See 教授更是主动上手,在张凤英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操作棍针,专注的神情里满是对中医技术的好奇与认可。

图片

以技为桥:让中医骨科的光芒照向世界

“中医技术不仅是治疗手段,更是文化的载体。”骨伤科一病区张凤英表示,此次交流中,外国专家的亲身体验与主动参与,让中医骨科技术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得到了更生动的展现。而专家们的点赞,既是对技术的认可,更是中外医学互鉴的新起点。

未来,云南省中医医院将继续以这类“沉浸式交流”为纽带,让更多中医特色技术走出诊室、走向国际,在守护健康的同时,让岐黄之术的智慧,成为中外医学共融的纽带。

 

文/骨伤科一病区 张凤英

指导老师:叶国裕

- END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标题: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