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幼儿园教职工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安全的学习成长环境,10月31日下午,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网络急救站的专业培训团队应邀走进昆明市五华区第二幼儿园,开展了一场生动而实用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以“争分夺秒,“救”在身边”为主题,聚焦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内容涵盖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三大核心急救技能。来自云南省中医医院网络急救站的急救专家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带来了一堂至关重要的“生命必修课”。
理论为基,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培训伊始,急救站的工作人员首先强调了“黄金救援4分钟”的重要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原理、适应症及关键步骤。针对幼儿园的特殊性,专家重点讲解了儿童与成人在心肺复苏手法、力度上的区别,以及婴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特殊表现和处理方法。
实操为重,确保技能人人掌握
在随后的实操环节,培训团队利用专业模拟人教具,逐步演示了成人与儿童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在专家们“手把手”的指导下,纷纷上场进行练习,力求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位。
同时,专家还详细讲解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听它说,跟它做”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指导老师们进行了模拟使用。对于幼儿园中更为常见的儿童噎食风险,工作人员通过现场示范,生动展示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及成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要领,让在场教职工直观地掌握了这项“拥抱式”的生命救援法。
携手共建平安校园,为生命护航
五华区第二幼儿园张园长表示:“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云南省中医医院带来的专业培训,极大地增强了我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当意外发生时,我们的老师能够从‘第一目击者’转变为‘第一救援人’,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多提供一层坚实的保障。”
云南省中医医院网络急救站负责人刘慧敏主任指出:“急救知识的普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将‘救’在身边作为使命,希望将急救技能从医院带进社区、带进校园。与五华区第二幼儿园的这次合作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此类公益活动,努力让更多人敢于施救、善于施救,共同编织一张更广泛的社会生命救护网。”
此次培训不仅让抽象的急救知识变成了具体的实操技能,更在幼儿园中播下了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种子,是“医教结合”共同守护幼儿健康成长的一次成功实践。
文/云南省中医医院网络急救站 刘师源 李坤霞
审核:云南省中医医院网络急救站 刘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