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一堂关于“作风之问、发展之变、青年之责”的党课
2025.07.10

7月8日,省委书记王宁到云南中医药大学,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在昆高校党员师生代表讲授专题党课和思政课。
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要读好书,也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云南发展要事,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青春担当,贡献青春力量。云南有学生党员5万多名,青年是党的队伍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保证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这堂党课上,王宁同青年朋友们深入交流,让大家更好理解,党的优良作风是怎么来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何重大意义?新时代以来的发展变化有哪些?青年学子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关键词一

作风之问
风起于青萍之末。什么样的党风,就会引领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今天的大学生们,那时大多还在上小学。10多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变化,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树立了新风正气、纠治了作风顽疾、形成了铁的规矩。
最近,92岁高龄的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党旗前宣誓的一幕,感动了无数人,这正是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过硬作风,有一股正气。”王宁勉励青年党员、有为青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关键词二

发展之变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王宁从3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感受和体会——
①国家富强了,云南也在大踏步向前进: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中老铁路开通后,已经有112个国家和地区开启跨境旅行;全国排名前10的水电站,6座在云南,“不仅点亮了万家灯火,还‘西电东送’给东部省份。”王宁说。
②生活富裕了,云南各族群众腰包鼓了:全省有933万人脱贫;从2021年起,省里投入138亿元将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建成了边境幸福村。为巩固脱贫成果,省委还提出“群众持续增收5问”,王宁鼓励青年学生,“如果毕业后到乡村创业就业,也要当好群众增收的‘答题者’”。
③产业兴旺了,云南的发展也十分迅猛:高原特色农业、旅游、绿色能源等全国独一无二;咖啡产量15万吨,占全国95%;鲜切花年产量206亿枝、居世界第一;蓝莓等特色水果占据各大商超C位,这些好资源,正在形成一个又一个好产业。王宁勉励青年学生:去奋斗、去进取、去拼搏,只要敢闯敢试,都能找得到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三

青年之责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王宁向青年学生提出4点期望:坚定理想信念,做优良作风的传承者;练就过硬本领,做勤学笃行的践行者;勇于创新创业,做开拓进取的奋斗者;厚植家国情怀,做矢志报国的奉献者。
在云南中医药大学,有个“95后”的小伙子,叫姚金玲,他毕业回乡后探索“中药养鸡”,每年能卖出10万多羽,带动2500多户乡亲增收致富,让“中医药+”做出了大文章。“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王宁向学生们喊话:发展中医药产业,云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点击图片查看链接
一个个案例展示发展成就,一个个故事映照未来前景。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主要领导每年与同学们面对面进行一次“思想交流”,着力塑造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青年大有可为、也必有作为。”王宁强调,各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好高素质人才,办好高质量大学,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全省高等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风之问、发展之变、青年之责,这3个关键词,既是形势政策宣讲的主题,更是一堂生动党课释放的讯息,引发高校师生热烈讨论。
“深深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云南中医药大学学生张伊婷表示。
“课上讲到的学长创新创业故事,给了我极大启发与鼓舞。”学生王鹏吉说,要勇于开拓、发挥特长,让自己学有所成。
教师李娜表示,要当好学生成长“引路人”,引导青年学子扎根云岭大地,让中医药成为共守的“绿水青山”,同创的“金山银山”。
来源 | 七彩云端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