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详细

脾胃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学术活动举办

2025.07.08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进一步提升脾胃病学科科研水平,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能力,7月5日下午,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唐旭东教授团队莅临,开展“唐旭东专家工作站系列活动——脾胃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学术活动。

会议由脾胃病科曹艳萍副主任主持,袁卓珺副院长致开幕辞,四位专家围绕临床研究设计、标书撰写、质控方法及基础研究模型等主题进行专题授课,旨在提升科室科研创新能力,为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做好准备。会议吸引了包括脾胃病科医护人员、研究生、规培生以及全院各科室科研骨干70余人参加。

图片

袁卓珺副院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科研创新是临床学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脾胃病科作为医院重点专科,应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西医结合研究必须注重方法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这是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

图片

在专题报告环节,李睿教授作《临床研究成败关键:质控理念与方法》的报告。李教授系统讲解了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包括研究方案设计阶段的标准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监查要点等。

图片

赵京霞教授以《构建闭环,破茧成蝶——国自然标书撰写要点》为题,结合多年评审经验,详细阐述了选题创新的三个维度、研究方案设计的"闭环思维"以及标书撰写的“黄金结构”。

图片

陆芳教授随后在《临床研究试验设计类型与选择》报告中,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系统比较了随机对照试验、真实世界研究等不同研究设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图片

最后,胡蓝烁博士在《萎缩性胃炎基础研究常用动物模型及最新研究方向》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类器官培养技术等前沿进展,并分享了其团队在研究中的经验及成果。

参会人员围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设计、多中心研究的质量控制等热点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基于本次培训成果,脾胃病科已着手启动多项后续工作:一方面组织内部研讨会深化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积极筹备2026年度国自然申报工作,持续推进科研创新工作,力争在科研立项和成果产出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文/滇池脾胃病科 沈东

图片

 

 

原标题: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