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详细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省民族医医院)建设工地开展急救培训

2024.07.01
2024年6月27日,雨后的昆明格外凉爽。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省民族医医院) 的建设工地上,工人师傅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作着。 趁着月初“中国心肺复苏周”的余温,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王志祥为建筑公司的职工们带来了一场急救技能培训——心肺复苏术。

 

图片

中医疫病大楼的地下建筑部分已见雏形

建筑工地本身就是一个安全风险较高的场所,再加上许多工人缺少定期体检的习惯,所以工地上诸如摔伤、砸伤、磕碰伤等意外时有发生,甚至可能还会因自身疾病因素或者严重外伤导致心脏骤停等严重事件出现,所以每一位建筑工人都非常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

 

图片

本次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院外救治心脏骤停的必备技术。心脏骤停也叫“猝死”,是最严重的突发性致死性疾病,患者往往具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基础性疾病,但严重的外伤打击、溺水、自缢等情况下也可能导致猝死。大脑功能的保留和恢复是心肺复苏术的最终目标,由于人体大脑在心脏骤停后的生存时间只有4-6分钟,故猝死患者的现场抢救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图片

在培训过程中,王志祥医生结合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及特点,分析了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形,讲解心脏骤停病人的鉴别和判断,帮助大家树立“先救命,再疗伤”的救治观念。王医生一边演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一边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关键动作解析,如胸外心脏按压、气道的开放、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期间,王医生还介绍了一下关于外伤包扎和骨折的院外止血、固定等相关急救知识。

随后,王医生给大家留下解答互动和实际操练的时间。在场工作人员积极踊跃,纷纷开始练习起了心肺复苏术。王医生在一旁认真指导,耐心纠正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尽可能让他们的操作接近规范,大家都表示学到了真本事。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表示:“心肺复苏术,不仅是我们建投职工在工地上应该学会的救命技能,也是每一个社会人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急救技能,非常感谢王医生的精彩讲解和专业培训,今天收获太大了!”

 

文/滇池院区急诊科:王志祥 陶相宜 张艳红

原标题: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