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详细

光华院区新增推拿科住院部,提质发展,焕新启航

2024.12.31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满足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一病区于20241227日正式搬迁至光华院区2号楼9楼,于123008:00正式启用收治患者。

 

新址新貌,服务升级

此次搬迁不仅是空间上的改变,更是推拿科服务能力的一次跨越性提升。新病区配备床位52张,拥有更加宽敞舒适的病房环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旨在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体验。从布局设计到细节优化,每一处都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感恩同行,共创未来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道重远,更需策马扬鞭。未来,我们将秉承厚德济世,博古求新的院训精神,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努力打造一个更加温馨、高效的就医平台。在这里,您将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安心。在这里,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服务,为患者的健康护航。

1230日上午,医院副院长陈涛、王云,护理部副主任杨茜及推拿科医护人员、相关科室人员出席启用仪式,对推拿科前期在学科建设、人才梯队、业务发展各方面在省内及全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四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青年医生提出了勉励,在继承创新中去奋斗更长足的发展,践行推走疾病,拿来健康的初心及使命。

 

 

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成立于1962年,1991年开设住院部。历经60余年辛勤耕耘与创新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级优势专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专科区域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云南省中医推拿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单位,云南省中医名科,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云南省推拿研究中心,云南省推拿学继续教育基地。科室下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夏惠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云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春林传承工作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胯骨错缝(骶髂关节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制定组长单位、推拿技术协作组运动推拿技术组长单位、腰椎后关节错缝症诊疗指南制修订单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布的《2022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中,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排名全国第五,2023年度排名升至全国第四。2023年,获批云南省中医推拿科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和云南省体医融合中心建设试点单位。2024年成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云南省中医推拿质控中心。

推拿科以云南省国医名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夏惠明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王春林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专科负责人,设有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院士专家工作站王金贵专家工作站。现有医护人员50人,其中医师29人,护理21人,医师高级职称人员占比55%。有硕士生导师11人,博硕士比例48.3%。有云南省国医名师1人,云南省名中医3人,青年岐黄学者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高层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人及后备人才2人。目前在光华院区和滇池院区均开设住院部和门诊部,光华院区(一病区)住院部开放床位45张,滇池院区(二病区)住院部开放床位75张。专科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在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拥有治疗颈椎病、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综合征、肩周炎、肩袖损伤、退行性腰椎滑脱、婴幼儿腹泻、小儿遗尿、小儿肌性斜颈、儿童寰枢关节紊乱、小儿脑瘫等疾病的核心技术,突出筋骨并重、全程治筋的特色推拿技术,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疗效显著。在学科学术水平、专科服务能力、科室规模等方面居于国内先进水平。

10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0项),厅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126篇,其中SCI7篇,北大中文核心12篇。主编专著16部,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4部。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持),二等奖1项(参与),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

推拿科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云南省中医推拿临床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围绕专科优势病种,发挥推拿防治疾病优势,推广专科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力争在科室规模、人才结构、诊疗水平、科研能力、特色优势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原标题: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