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6日上午,在阵阵法语与汉语普通话汇成的交响曲中,《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总审会在我院拉开了序幕。此次总审会是经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同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召开的国际会议。
总审会开幕式由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郑进教授主持,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玛琳教授致辞,世界中医药学会翻译部主任王奎致辞并向执行编委会颁发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委员会委员证书。开幕式上,《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执行编委会主编朱勉生教授介绍了工作情况,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和医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开幕式。
会议背景:最后的把关,打造完美标准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是在2008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编辑出版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本着在体例结构保持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一致连贯,又要根据法语国家和地区的使用特点和需要进行扩展和深化这两个基本原则上完成的。其目的是在尊重中医学术体系的前提下,达成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共识,使得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法语对照词标准化与规范化,以保证中医学术传承运用的准确性,同时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方便。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执行编委会由24位专家组成,包括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临床的中医药学专家、西医药学专家、中法英多语种专家和在法国医药管理部门的高层主管人员,集中代表了中医药的教学、科研、临床在主要法语国家的最好水平。
执行编委会的中法专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各自负责的章节进行反反复复的推敲研究,认真负责地查找参考了100多种中法文资料,提出各自的初稿。编委会对每一章的初稿都组织集体讨论逐条审议,尤其对疑难词条进行了重点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在北京、巴黎、蒙波利耶、圣皮日瓦杜佛等地共举行了26次编委会。编委会于2010年4月基本完成了全部词条的编译工作。5月8日,编委会向世中联理事会监事会(西安)提出了审议稿,获得理事会的全票通过和高度评价。
此次的总审会是《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最后的审核把关过程,通过此次会议,国内外专家将达成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共识,以打造完美标准。
会议内容:大小组共审,力求精益求精
此次总审会邀请到欧洲、国内中医药院校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共35人参加,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部主任王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执行编委会主编朱勉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玛琳担任总审组组长;《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执行编委会副主编 angles Michel(安鸽儿?米歇尔)、Le An(乐安),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郑进、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秦国政担任总审副组长,同时专家们还分为三个分审小组与总审一同进行。
总审会的目的是汇集中外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更准确地把握中文词条的意义和法文对照词的准确简练。工作方法是由中外专家分别提出疑难词条,采取大组总审和小组分审相结合的方式,就疑难词条充分交换意见,深入切磋讨论,最后汇总达成共识,力求精益求精。
会议插花:“轻”与“重”并举,会场妙趣横生
严肃而庄重的会场上,时不时会爆出轻快的笑语,专家们在认真而紧凑的工作间隙,也忙里偷闲缓解会场沉重的工作压力。由于此次会议是一场极其重要的国际会议,会场除了中外专家之外还给部分专家配备了法语翻译,由翻译将国内专家汉语普通话译为法语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会场出现了一位特殊的翻译:一位有“中国通”之称的法国专家,一丝不苟的将朱勉生教授的发言由汉语普通话译为标准的法语。本就精通法语的朱勉生教授时不时也逗逗这位“中国通”,比如故意将工作过程中的严谨标准“十目一行”错念为“一目十行”等等,由此,会场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着实缓解了不少专家们工作的压力。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将在2010年年底前交法国阿赫萨斯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出版。该标准将成为世界上第一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向世界中联56个国家(地区)186个会员单位推荐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宣传科】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玛琳教授致辞

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郑进教授主持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翻译部主任王奎致辞

欧洲专家向中医学院赠送著作

朱勉生教授介绍总审会背景及工作安排

国内外评审专家合影